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增强宣传思政引领力,构建多元育人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5-06-23    作者:林铭玲     来源:     点击:

、从“宣传阵地”到“育人枢纽”:高校宣传平台的多维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论述青年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现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新变化,传统课堂思政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所需,打造高校网络思政育人格局已经成为发展趋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筑牢大学生思想根基。大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思政工作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本人主要指导学院团委学生会下的宣传部,作为校园媒体,宣传部是艺术体育学院团委学生会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依托,是青年学子获取资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依托“青春艺体”微信公众号、“小e视界”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为宣传窗口,秉持“及时、丰富、全面、详细”的新闻报道理念,作为展示学院形象的窗口,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清晰的语言,向学校师生展现学院良好的精神风貌,及时传递学院相关活动风采。宣传部严格按照各节假日节点和年度工作计划,按时做好对应活动的宣传,讲好艺体故事,同时确保内容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为广大师生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信息。

二、守正创新,融合共生:宣传沃土的探索与深耕

(一)强化平台建设,做好部门协同联动

宣传部积极与团委、学生会及各级学生组织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配合做好活动前期宣传、中期跟进和成果展示方面的宣传工作,确保宣传工作的有序性与连贯性,通过举办线上线下互动活动、设置投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粉丝的黏性与活跃度。

(二)深化党建引领,夯实思政根基

宣传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巩固宣传思想阵地。利用国旗下微党课、学生座谈会、专题讲座、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学生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

为进一步发挥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引领作用,宣传平台比如公众号要及时优化主题合集内容,推送关于习近平著作选读等思想内容。同步及时报道学院党支部党建工作,以党建为引领,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动力添活力。另外,高校宣传阵地建设要加强管理与监督,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信息,确保校园意识形态安全。

(四)推动主题教育活动走深走实,出新出彩

高校宣传平台要依据学院年度计划,提前规划学生思政主题教育活动的宣传方案,结合不同主题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如制作宣传海报、短视频等,提高活动的知晓度与参与度。鼓励学生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的宣传创作,开展宣传作品征集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作热情,使宣传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进一步提升美育育人实效。

(五)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

严格落实 “三审三校” 制度,确保审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统一宣传文章美编要求,包括字体、字号、排版格式等方面的标准,定期组织宣传平台编辑排版人员进行培训与交流,提高专业素养与审美水平,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宣传风格。

、开拓进取向未来:宣传平台建设的实践与展望

(一)拓宽思政育人渠道,提高育人水平

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基于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鼓励学生在网络空间上充分发表合理意见,例如可以通过匿名方式更好掌握学生网络思想动态,强化师生之间主动沟通和信任感,提高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积极性和配合度。探索并建立高职院校校园新媒体育人模式,建立“新媒体+网络育人”的整体构架,构建“1+2+2”网络育人新媒体矩阵,“1”即以一个“宣传部”为中心,“2”即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两个媒体平台,“2”即包含学工队伍与专任教师两大育人主体,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打造“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二)推动学生与高校互动,强化高校教育质量

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发展引导学生从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公众号等平台查询学校新闻资讯动态,通过丰富的校园信息资源渠道巩固拓展学习知识,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灵活、便捷的特点,拥有选择教育内容和学习时间的自主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同样可以利用“新媒体+”思维增强信息生产整合能力,精选优质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利用线下课堂向同学们展示优秀教学成果,提高学生“抬头率”和“参与度”,提升网络思政育人效率与质量。在新媒体平台专栏如“党团活动”“榜样力量”“学风建设”等内容外,挖掘特色板块内容,不断聚焦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难点、特点、痛点,实时传播学院资讯,满足学习信息获取需求,将网络思政育人充分浸润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整合网络资源,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线上线下共融互通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树立健康网络思维,主动担当净化网络空间的使命,激发学生参与网络空间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挖掘呈现宣传平台网络优秀思政素材,比如榜样典型事迹、红色文化故事、主题微党课(视频)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引领。

高校宣传平台的建设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守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必须加以重视并规划,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林铭玲)


友情链接 / Link

地址: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古浮二十区1号   邮编:362700
招生热线 (0595)83858888   电话:(0595)88983105  传真:(0595)83015559
Copyright © 2016-2023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21863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