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永春实践行:从纸织画到制香坊,一堂读懂“活态传承”的文化自信课

发布日期:2025-07-1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增强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025年6月28-29日,我院福见新“厝”实践队前往泉州市永春县开展三下乡之旅,深入探访了永春县永芳纸织画社、大羽村中国白鹤拳史馆、侨新红曲醋观光工厂、彬达制香工厂四个非遗传承点。队员们体验学习中华传统非遗文化,沉浸式了解永春香、纸织画的制作工艺与厚重历史,探寻非遗故事和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以青春视角解码传统文化基因,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此次永春探索非遗“活态传承”之路点亮了明灯。

纸上经纬,焕发新生

在永芳纸织画社,非遗传承人方碧双女士为大家详细讲述了纸织画的发展历程与传承现状。为赋予古老技艺新生命,她大胆创新:融入金线增强虚实美感,开发纸织画扇、书签等文创产品,让濒危绝技融入现代生活。同时,方老师积极推动纸织画走向世界,以之为媒架起中外文化交流之桥,让西方人领略中华文化的含蓄与深邃。队员们纷纷赞叹方老师通过创新技艺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书写了纸织画的辉煌篇章。

刚柔并济,武脉流芳

在大羽村中国白鹤拳史馆,实践队从《白鹤拳谱》等典籍了解白鹤拳的前世今生,从“永春白鹤拳世界分布图” 明晰其全球传播足迹。“白鹤拳讲究以形为拳、以意为神,注重‘内外兼修’”。演武场上,传承人边示范边讲解。队员们跟着学习基础招式,汗水浸透衣衫,在一招一式中深刻体会“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这种武术技艺与哲学思想的融合,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谈及传承,师傅表示:“我们积极推动白鹤拳进校园、进社区,通过举办武术培训班、赛事等活动,让更多人接触和学习这一传统武术。” 这恰恰体现了守护传统武术的责任与担当。通过一番体验与交流,队员们在感悟白鹤拳刚柔并济魅力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能力,这让大家传承与弘扬的信念更加坚定。

古法新酿,醋香绵长

在侨新红曲醋观光工厂内,一排排整齐的陶缸静静诉说着千年味道故事。生产车间里,古法酿造工艺与现代化生产工艺的两条生产线,独立运行又内部联通,宛如过去与现在的深情对望与智慧握手,在时光流转中交织成永续传承的交响。实践队在参观体验中,不仅追溯了永春红粬醋的传统工艺和酿制过程,还体会到科技与匠心的结合对老醋非遗传承创新的推动。在现代工艺技术和健康生活美学引领下,老醋不再只是灶台上的调味品,还衍生出特调醋饮、醋味冰淇淋等丰富产品。这些创新既满足了多样化消费需求,更让永春醋文化的魅力与活力深入人心。队员们感慨,老醋不老,它在继承传统技艺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衍生品,丰富自身韵味。

丝路遗韵,香火永续

在彬达制香工厂,园区讲解员向队员介绍了蔑香、搓香、盘香等传统制香工艺,演示了沾水、上粉、展香、抡香等多道工序。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需要娴熟手法,耗时费力,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永春香的故事始于宋元时代,阿拉伯香料踏海而来,与中国传统香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腹地相遇、碰撞、融合,历经数百年传承,孕育出独有的芬芳并流传至今。实践队了解到香文化的历史、香与宗教、香料的生产使用等内容后,深刻认识到香可宁神、入药、祈福,其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通过实地调研,大家还发现,目前许多制香企业巧妙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研发出花香、艾草香等具有保健功能的燃香系列产品,既丰富了永春香的内涵,又为其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生动诠释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

此次永春实践行,从纸的经纬到香的氤氲,实践队成员在沉浸式体验中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 “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不仅深化了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解,更将理论学习与文化实践紧密结合,使师生在触摸历史、感悟匠心的过程中,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今后我院将持续以“行走的课堂”为载体,进一步推动理论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以青春力量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中,努力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文化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友情链接 / Link

地址: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古浮二十区1号   邮编:362700
招生热线 (0595)83858888   电话:(0595)88983105  传真:(0595)83015559
Copyright © 2016-2023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21863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