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教务处供稿 党委宣传部报道)2025年5月11日至17日,学校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周以技能比武为核心引擎,融合校园开放、成果展示、非遗体验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与魅力,吸引数千名师生、企业代表及社会公众热情参与,成功营造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浓厚氛围。
技能比武:
以赛促学,淬炼精湛职业技能
作为活动周的核心环节,第二届技能比武活动暨2025年职业技能大赛校赛紧密围绕“岗课赛证”融合理念,设置了30个赛项,赛项覆盖全校各个专业吸引千余名学生同场竞技,掀起了一股技能比拼的热潮。
各学院紧密结合行业前沿动态与岗位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了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的赛项:
航海交通学院设置的“邮轮日报设计”“乘务客舱播音”等赛项,高度模拟邮轮服务的真实场景,着重考核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与服务规范水平。选手们在模拟场景中,需迅速、准确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而“海图作业与航线绘制”赛项则聚焦航海核心技能,全面检验学生对航海仪器的熟练运用以及航线规划的实操水平,为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海洋工程学院的“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等赛事,精准瞄准智能装备与工业互联网这两大蓬勃发展的领域。选手们需要在比赛中完成系统调试、故障排查等一系列高难度任务,这些任务直接对接智能制造产业的人才需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

信息工程学院的“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视觉艺术设计”等赛项,巧妙融合AI技术与数字创意。选手们需熟练运用各种专业软件工具完成项目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紧跟数字时代的发展步伐。

艺术体育学院的“护理技能”“传统康复实操”等竞赛,不仅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更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选手们通过情景模拟,细致地展现护理流程与康复手法,体现了对患者的关爱与专业的护理水平。“声乐、器乐表演”则为艺术学子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凸显了学校美育教育的丰硕成果。

经济管理学院的“数字营销”“直播电商”等赛项,积极对接新零售业态,采用线上实战模式,直接联动企业真实项目。选手们在比赛中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划方案,全面考验他们的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积累宝贵经验。
多元活动:
开放共享,全方位展现职教魅力
除了精彩的技能比武,学校围绕“展示成就、扩大影响、促进发展”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全方位呈现职业教育的丰硕成果。
艺术体育学院承办的音乐会展演、舞蹈教学成果汇报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艺术的氛围中提升审美能力与表演技巧。

通识教育学院组织的非遗文化研学实践活动,带领师生走进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近距离探索惠安石雕、刻纸等传统技艺的魅力。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推动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与“一'马'当先”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成效:
以周促年,构建职教新生态
本次职业教育活动周通过“技能比武+开放展示+文化赋能”的立体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参赛学生覆盖面广,选手们在竞赛中展现出的技术技能、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也让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地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与魅力。
未来,学校将以本次活动周为重要契机,持续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加强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同频共振、协同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奠定坚实基础,在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续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