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国防教育学院供稿 党委宣传部报道)近日,学校国防教育学院开展了2025级新生选拔考核工作。本次选拔紧紧围绕“军”元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严格组织、规范实施,为精准储备国防后备力量奠定了扎实基础。


强化宣传引导,点燃报国热情。国防教育学院以全民国防教育日精神感召和秋季征兵工作推进为契机,将“投身国防、荣耀泉海”的理念融入宣传全过程。9月7日学校2025级新生报到结束后,国防教育学院就根据学校下发《2025级国防教育学院学生选拔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入到相关二级学院,面向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等六个专业新生开展“面对面”宣讲,详细介绍国防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特色、选拔标准与就业方向,现场解答专业融合、军旅成长等热点问题,有效激发了新生的参与热情与荣誉感。



严格多维考核,确保生源质量。选拔工作坚持“规范、严格、高效”原则,构建了涵盖体测、体检、政审、心理检测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考核体系,重点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体格健康情况、思想政治表现与心理健康水平,全面把牢身体条件关、政治立场关和心理适应关,切实遴选出符合国防教育学院培养要求的高素质苗子。
深化校地协同,共筑育才通道。选拔工作还充分体现了“军地协同、共育人才”的办学特色。校内紧密联合多个二级学院及教务、学工等部门,实现专业对接、流程优化与资源整合的无缝协作;校外积极依托学校与部队共建的“基地化征召培养士兵人才”“新质人才直招基地”等平台,进一步深化校军协同培养机制,为后续人才输送搭建稳定通道。
此次选拔是学校深化国防育人特色、构建国防人才全周期培养服务闭环的重要一环。选拔结束后,入选的2025级学生将正式转入国防教育学院,开启“专业+国防”双轨融合的特色培养之路。
近年来,学校持续突出海洋特色、军事元素与国防主题,扎实推进“军营绿”育人工程,建设了国防科技馆、海权红馆、国防军事技能训练基地等特色场所,将军人素质与军工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国防事业输送了大批专业高素质兵员。下一步,学校将不断优化军地协同、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做强“军元素”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国防事业输送更多政治过硬、素质优良、专业扎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