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党委宣传部报道)近日,泉州海洋职业学院重点文化建设项目——闽南海洋文化园室外教育基地即将迎来关键节点。基地通过微地形改造和植被修整等方式精心打造的全长115米的“探索三号”科考船景观将于七月份初显构造轮廓,这将成为继育航号实体船、育海号水泥船后,学校建设的第三种室外大型船舶造型——景观船。

据悉,闽南海洋文化园室外教育基地根植于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深厚土壤,依托自然山体地势,整合61亩周边配套用地,其中18.54亩水域面积与山体景观相映成趣,原始山体最高处落差达18米,造就了气势磅礴的景观瀑布。该基地以“山海为纸、雕刻为笔” 生动呈现航海家的传奇事迹、泉州海上贸易的繁华景象、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学校的发展脉络,通过历史的视角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师生与公众沉浸式感知海丝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在基地设计前期,董事会敏锐捕捉到原自然山体与船体造型相似的特征,提出依托自然山体现状形态,构建生态与人文和谐共生景观的设计思路。为使该景观设计深度契合学校文化内涵与师生审美需求,学校面向全体教职工广泛征集意见,最终敲定以“探索三号”科考船为原型进行景观打造。
“探索三号”科考船景观前期设计采用无人机三维扫描技术对山体构造和山型进行全方位扫描收集数据﹑结合山体构造与船型三维模型,确定了船的大小及最佳船型位置,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对山体的破坏程度最小化。船身部分就地取材,使用学校基建时从教学实验1#楼地下室开采的巨型石料,根据前期设计的“探索三号”三维模型依山势走向堆砌而成,有效的和学校已建的景观瀑布融为一体。为真实还原“探索三号”船头部分,设计团队根据“探索三号”三维模型依山型进行混凝土框架内结构设计,外型剪力墙则采用3D打印内外模板的技术形式进行加固,并通过人工绑扎钢筋后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确保探索三号外型准确无误。

(效果图)
作为我国首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科考船不仅是国家海洋科研实力的象征,更承载着探索深海奥秘的使命。此次设计将其作为基地的主要造型景观原型,为学校师生搭建起一个深入了解海洋文化、感受航海精神和中国深海科考技术的宝贵平台,既彰显了学校培养学子勇闯深海、探索未知的远大教育愿景,也凸显了学校深耕海洋专业特色的坚定决心。
闽南海洋文化室外教育基地的建设是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立足泉州文化沃土,深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实践,有力彰显了学校扎根地方、服务社会,自觉担当起守护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该基地竣工后,将成为国内外高校首个园林式闽南“海洋文化”主题室外教育基地,为弘扬海丝精神注入泉海活力。